麻将胡了2

突破“無人區”!中國品牌背后的“中國智造”
发布时间:2024-01-25 10:08:29

  不久前,記者參加國務院國資委“走進新國企·智造中國”採訪團,深入中鐵裝備、中國長城、振華重工、中車長客等制造基地,探尋中國品牌背后的“智造基因”。

  梳理這些品牌的成長軌跡,盤點其中的得失長短,可以清晰辨識出,伴隨它們從弱小走向強大、從平凡走向卓越的是從制造到智造的升華。而因產業門類、產業特質和技術代際差異,它們各自的智造內涵和路徑又有著明顯的不同。

  在位於長江入海口長興島上的振華重工生產基地,記者近距離觀看了鋼箱梁智能制造車間的“雙面繡”自動化焊接場景,單面焊、雙面成形,大大提高了焊接效率。

  振華重工副總裁山建國介紹,近年來,振華的智能化生產線基本涵蓋了主要產品的關鍵制造流程和工序。

  在0號碼頭,記者看到一種既不同於集裝箱輪、也有別於普通散裝貨船的巨型船隻。振華重工總工程師費國介紹,這是振華獨創的岸橋整機運輸貨船。由於岸橋體型巨大,以往都要拆分成較小的部件散裝運輸突破“無人區”!中國品牌背后的“中國智造”,到岸后再重新組裝,加上調試,至少要兩個月時間﹔而整機發運,到客戶碼頭卸船上岸后無需再行安裝,隻需精調一周即可投入運營,省去了一個多月的碼頭空置時間。

  在這樣的傳統產業,工業3.0時代的智造首先帶來用工減少,這跟工業1.0時代機器取代人工並無本質不同,但在降成本、提效率的共性之外,智造比傳統機器更多了一層價值提升的內涵,包括產品質量和質量一致性的巨大提升,服務價值、客戶附加值的巨大提升,工作環境、勞動者獲得感乃至尊嚴的巨大提升等等。

  振華重工的港機業務已經連續20多年保持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,再進一步、接近“無人區”如何面對?山建國答:“港機領域的確遇到發展瓶頸,但老碼頭自動化改造仍然前景廣闊”.建設無人化的“魔鬼碼頭”,正是振華新的強項。

  走進中車長客轉向架制造中心總成車間,記者看到,總面積1.7萬平方米的車間裡,僅有140名員工。

  被稱為軌道客車“腿腳”的轉向架是高速動車組的關鍵部件,直接決定車輛運行速度、安全性、平穩性、舒適性。中車長客研制的“復興號”京張高鐵智能動車組能跑出每小時350公裡的速度,全憑這雙“腳”。

  轉向架裝配作業中,緊固件(螺栓)擰緊是關鍵工序。總成二車間負責人解釋,單個轉向架有400多個螺栓,為了保証轉向架的裝配質量,中車長客在國內首創扭矩加角度雙控制的工藝方法。而這種工藝要求以目前工業機器人的水平,無法完成裝配。中車長客採用了“智能力矩擰緊系統”,通過人機巧妙配合,提升工作效率和裝配一致性。據了解,自2018年採用此工藝方法以來,中車長客生產的轉向架沒有一顆螺栓發生鬆動。

  這樣的智造場景,其實並非轉向架裝配所獨有。工業3.0時代的精密制造、柔性制造領域,尤其多見這樣“人機交互”的應用場景:一些關鍵復雜工序,即使最頂尖的機器人,也難以獨自勝任﹔頂尖操作工,仍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存在。這更凸顯了工業3.0到4.0時代,“大國工匠”的突出重要地位。

  這樣的智造會產出什麼?記者從此次採訪中發現,它總是和顛覆性技術、顛覆性產品相關聯。

  中車長客高級工程師張國芹介紹,目前全球有四大軌距標准,普通列車跨不同軌距運輸,必須提前更換列車轉向架,費時費力。而中車長客經過持續攻關,研制出高速動車組變結構走行系統,通過使用變軌距轉向架,用於400千米/時跨國互聯互通高速動車組,實現了在列車行進過程中完成變軌運行,極大提高了跨國聯運的效率,降低了運輸成本。這一顛覆常識的重大創新成果的落地,如果離開了轉向架智能制造,那就無從談起。

  “我們拓展了盾構的概念和功能,以至於很多以往盾構機干不了的工程,我們的盾構機都能干,而且干得還更好”。中鐵裝備副總經理張志國以2018年5月投入使用的“中國首個盾構工法地下停車場、綜合管廊示范工程”為例說,採用盾構工法修建地下停車場,屬於國內首創,世界范圍內也未找到類似案例。該項目採用“二合一”組合式盾構機,具有良好的地質適應性,保証施工過程中地面建筑、道路交通等完全不受影響。

  中鐵裝備副總經理王杜娟表示,中鐵裝備在超大斷面矩形盾構、馬蹄形盾構設計制造技術方面已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。與此同時,超前研究的第三代、第四代掘進機技術積累也已完成。

  可見,這一類型的智造,除了具有前述價值提升的內涵,還有基於顛覆性技術、顛覆性產品的超前競爭力,這是中國品牌屹立於工業4.0時代的強大“基因”。

  在湖南長城計算機智能制造車間,記者看不到一個工人,“唱主角”的是各種智控設備和機器臂。湖南長城總經理安紹平介紹,該生產線運用機器人+長城自主開發的MES系統進行數據對接,達到工業3.0以上水平。他透露,智能制造使工廠生產效率提高了25%,運營成本降低了20%,產品研制周期縮短了30%。

  針對記者提出“如果僅僅是提高效率和保証品質,智造是不是也可以被取代”的疑問,安紹平表示不然,他指出,這不是一個“做得好、做不好”的問題,而是一個“做得成、做不成”的問題。他解釋,由於主板集成度越來越高,很多器件人眼難以識別。以01005 SMT器件貼裝為例,元件尺寸為0.4毫米×0.2毫米×0.1毫米,元件貼裝允許的公差范圍為±0.05毫米以內,普通設備無法達到吸取貼裝精度要求,必須使用專門定制的直徑0.2毫米的吸嘴輔助吸取精密貼片,使用光學檢驗設備檢驗。

  顯而易見,在網絡和信息這類最接近工業4.0的產業,智造已經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坎。借用安紹平的話,如果說在傳統產業,智造決定的是“做得好、做不好”﹔那麼,在信息產業,智造決定的是“做得成、做不成”,可謂“一智定生死”。可以想見的是,在即將到來或正在到來的工業4.0時代,“一智定生死”決不會僅限於網信產業。